蝗虫,就是我们口口相传的“蚂蚱” ,是公认的害虫。全世界有超过10,000种,我国有1000余种,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、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。蝗虫主要包括飞蝗和土蝗。在我国飞蝗有东亚飞蝗、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3种,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,为害最严重,是造成我国蝗灾的最主要飞蝗种类,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,是农业害虫。

蝗虫习性

蝗虫属不完全变态的渐变态类,即在个体发育中,由卵经若虫(蝻),羽化为成虫,共有3个虫态。

蝗虫

蝗虫

蝗虫的活动习惯

成虫与蝗蝻都是夜伏昼出,白天活动,但阴雨天和大风天活动较少,甚至不活动的生活习性。有些种类的蝗蝻具有群居性,如在晴朗天气,东亚飞蝗蝻密度较大时,蝗蝻由栖息处逐渐转向阳光处;当地温升高后,蝗蝻集中成点、片状态,并且相互重叠堆积。当飞蝗蝻密度大时,由于相互感觉而形成条件反射,加剧活动,蝗蝻容易形成群聚、静伏、拥挤,然后向某一方向跳跃群迁。当成虫期密度较大时,在条件反射作用下,可以通过盘旋飞翔逐渐群集成群,最终造成大规模远距离迁飞。多数蝗虫无趋光性或无明显的趋光性,仅部分种类仅具有较弱的趋光性。当炎热的白天静止时,它们常将身体纵轴顺着太阳光,以便减少因辐射面积大造成体温过高;而在温度较低静止时,常将身体纵轴与阳光垂直,以便增加接受辐射面积提高体温。

蝗虫

蝗虫的危害

蝗虫在历史上一直是农业的噩梦,在化学农药没有普及的时候,蝗虫常常铺天盖地,对农作物有毁灭性的打击。

春天在传统蝗区如果气温偏高,那么4月下旬主要蝗区将有可能陆续进入出土期。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,5月份我国东亚飞蝗主要蝗区气温总体与常年同期相近略偏高,降水正常或略偏多,气象条件对蝗蝻发育总体比较有利。近年来,黄河滩区和华北湖库区水位下降,宜蝗范围扩大、区域增多,蝗区生态环境有利,增大了局部地区高密度发生为害的可能。

2017年曾经在潍坊发生一次大面积蝗虫危害,原因是峡山水库连续四年干旱,造成大面积库底裸露,寄主作物生长茂盛,形成蝗虫适生地。今年降水较多,水位上涨,压缩蝗虫生存空间,蝗虫进入农田。发现蝗虫后,峡山区随即进行全面调查,并立即安排无人机防治。

蝗虫的防治

1、农业防治

⑴兴修水利,做到旱涝无灾。

⑵做到大面积荒滩垦荒种植,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,减少发生基地的面积。

⑶植树造林,改变蝗区小气候,减少飞蝗产卵繁殖的适生场所。

⑷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,达到控制蝗卵的作用,因地制宜,改变作物的布局,减少蝗害。

2、生物防治

⑴在蝗灾区,使用高效低毒的农业和生物农药,保护蝗区的捕食性天敌。

⑵大面积施用蝗虫微孢子虫。